凤凰财经讯
废话(0票)
数量的逐年下滑,当然原因无非一个是水环境质量问题,另外也加上一些非科学的捕捞,这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但是如果真要分主次,我感觉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对它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现在的捕捞产量跟历史上的捕捞产量比,只是一个零头都不到,可是因为刀鱼很有特点,它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它每年从东海进入长江口,从长江口开始就往上洄游,去寻找它的产卵场,要经过上海市河口区,然后要经过江苏省的整个长江江段,还要经过安徽省的大部分长江江段,基本上要洄游到安徽省安庆市以上一直到鄱阳湖湖口那一段,基本上就是它的产卵区。当然历史上它可以跑得更远,历史上曾经可以跑到洞庭湖去产卵,现在洄游距离越来越短,事实上正因为它是洄游的,在整个洄游全程中间,如果说长江沿线哪怕有一公里或者两公里这么很短的一块水域中间,一旦出现水质状况不好或者水域污染事件,刀鲚洄游就过不了这个水域,使得整个洄游活动终止。洄游活动终止以后紧接着的连锁反应就是当年的鱼苗产量会大量下降,也就是鱼苗的产量几乎没有。所以说刀鱼的洄游环境问题很重要,要保持整个洄游全程水质都能够达到我们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它能通畅地到达产卵场,这样刀鱼鱼苗的产量就有可能保证在一定的数量之上。所以说环境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在整个长江总体水质现在还没有导致让长江刀鱼绝迹,但是不排除还是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