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首届国际眼科内镜微创外科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眼科内镜微创外科高峰论坛于近日在温州圆满结束!67位演讲专家,15位国际或港澳台地区的顶级专家,多名参会代表,82场精彩前沿讲座,4台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演示,6台内窥镜下经鼻DCR演示,会议的精彩程度不言而喻!温州医医院吴文灿教授担任大会副主席,在论文和手术视频盲审中均获得了一等奖。会议期间,吴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就本次大会的亮点和主题内容进行了分享。
大会亮点
吴文灿教授谈到,本次全国眼科内镜微创外科大会最主要的宗旨是创新、实用、和谐,其亮点主要包括六大方面:
1.专家阵容强大。共有67位专家出席,其中15位来自国外或港澳台,而且每位均是该领域顶尖水平的专家,如此强大的专家阵容实属少见,也凸显了本次大会的高规格。
2.内窥镜导航下演示尸头的眼眶和眼眶周围的解剖。眼眶及周围解剖的复杂程度众所周知,只有充分掌握解剖学知识才能顺利开展手术,因此本次实时解剖演示和讲解直达观众所需,现场气氛热烈。
3.不同专科顶级专家同台演出。吴教授指出,视神经减压术常涉及多个专科,包括眼科、鼻科甚至神经外科,由于专科的局限性,影响认知的深入。本次大会中有包括眼科和鼻科的4位专家同时进行视神经减压手术,意义非常大。
4.公开公正的手术视频评审。本次大会的手术视频评审打分专家占70%,听众占30%,展示的视频并不显示作者和单位,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盲审模式,体现了大会严谨的学术态度。
5.优秀论文的评审。眼科内镜微创外科是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前景值得期待,本次大会优秀论文的评审同样采取盲审模式,旨在鼓励学科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科的学术交流。
6.六位专家内窥镜下经鼻DCR手术同台演出。随着对内窥镜技术认识的深入,经鼻DCR手术发展迅速,很多眼科医师也由传统的外路DCR手术逐步转向内窥镜下经鼻DCR术。六位专家同台手术并在现场同参会代表交流手术体会,十分难得,有利于更多的同道开展该术式。
吴教授在采访时谈到,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已有将近二十年历史,而近十年发展迅速,目前大多数应用限于泪道疾病的治疗。随着眼科医师对内窥镜技术的熟练掌握,手术的覆盖面将逐渐延伸至其他领域,如眼眶外科手术,包括眼眶肿瘤和眼眶异物、甲状腺相关性突眼、眼眶骨折,乃至视神经减压手术。而且内窥镜下视神经减压手术不仅局限于外伤性视神经疾病,也被尝试应用于多种非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为未来眼科内镜微创外科研究的热点。
内窥镜技术在视神经减压术中的优势
谈到视神经减压术时,吴教授指出,既往该手术常由脑外科医师开颅或者眼科医师由内眦部皮肤入路开眶进行。随着内窥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完善与进一步发展,前两种术式近乎淘汰。内窥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在内窥镜良好的照明与6-8倍放大倍率下操作,即从传统手术过渡到显微手术,操作更精细,对视神经医源性创伤更小,手术并发症也因此更少见。另外,内窥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采取“鼻腔-后组筛窦/蝶窦-视神经”的手术入路,非常直接,且视神经内侧壁与内下壁最容易受损,因此该手术入路方式更符合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相比传统术式,内窥镜下经鼻视神经手术使眶尖和入颅口在手术视野中一览无遗,可以实现视神经更充分的减压。综上理由,推荐其作为视神经减压的主流方式。
眼科肿瘤手术引入内窥镜技术带来的变革
大会中有多位专家报道内镜经鼻进行眼眶肿瘤手术切除,这种新的发展方向令人振奋。谈到该话题时吴教授强调,眼眶肿瘤手术时必须理性分析,要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等特性决定手术方式。如果肿瘤靠前或偏眼眶外侧,内窥镜手术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反如果是深部肿瘤、视神经内侧肿瘤、鼻腔鼻窦或颅眶交通的,深邃部位的肿瘤,内窥镜手术的优势则无可置疑。
内窥镜应用于眼眶骨折整复手术的优势
眼眶骨折在眼科非常常见,以前的眼眶骨折复位术常常是术者在“头灯”下进行,照明和术野暴露都不充分,手术者与助手很难同时观察到整个手术的进程,影响术中操作配合及技术的交流传承。对于眶壁骨折复位,传统观点一直存在“解剖复位”与“功能复位”之争。吴教授认为在眼眶骨折复位术中解剖复位是功能复位的基础,没有正常的解剖很难保证有正常的功能,因此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内窥镜下眼眶骨折复位术相比传统术式有三大优势。(1)看得见:内窥镜手术非常适合眼眶部位深邃的解剖学特点,相比“头灯”其照明更清晰更深入,助手等也可以通过显示屏观察手术进程,可视条件下密切手术配合,更能减少手术并发症;(2)光线方向可变,利于照明:内窥镜手术可以更好地实现特殊部位的照明,减少手术盲区,术野更清晰;(3)手术的有效定位:内窥镜手术可以实现直视下的手术操作定位,进行嵌顿组织的彻底松解与还纳复位,更易达到解剖复位。吴教授也强调骨折手术要熟悉眼眶的解剖,一定要先看清楚后再操作,手术动作要轻柔、细致,尽量保持眶筋膜的完整,同时止血彻底。
内窥镜技术在泪道疾病中的应用发展
吴教授指出,泪道疾病很复杂,鼻内镜手术主要针对鼻泪管阻塞的治疗,而新兴的眼科微型内窥镜主要用于泪道管腔内观察、以及上泪道包括泪小管和泪总管的手术。内镜技术的应用使泪道手术由盲目经验性的操作变成直视下的操作,可谓是“里程碑式”的贡献。有余年历史的外路DCR手术正逐渐淡出市场,而经鼻内窥镜DCR术因其创伤小、可视化等特点已经被普遍接受,这是泪道手术理念和方式上“质”的变革。
如何高质量的借助内窥镜完成眼科手术
最后,吴教授总结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眼科的应用时谈到,该领域的眼科医师必须具备四大基本原则。
1.胆大心细,能吃苦和正确的执业态度。眼眶手术危险性大,使用内窥镜微创技术要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对待每一台手术都要严谨并且切身为患者着想,医者仁心的素质必不可少;
2.熟悉解剖。从事该领域的医师不仅要熟悉眼科、鼻科的解剖,甚至神经外科、颌面外科的解剖,只有充分全面地掌握解剖知识,才能顺利开展手术;
3.掌握影像学检查。眼眶病的诊断很多依赖影像学,该领域的医师要熟练掌握CT、核磁等影像学知识,还需具备自行立体三维重建的素质与能力,灵活应用影像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手术操作;
4.严格的训练的过程。内窥镜对于眼科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门高深的技术,眼眶外科医师需要经过严格而系统的培训才可能全面掌握该技术,才可能尽量缩短学习曲线和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临床实践中走弯路。
吴教授还谈到,眼科患者数量巨大,其中泪道阻塞、眼眶骨折、视神经疾病等疾病非常常见,眼科内镜微创外科的发展将大大造福于患者,该专科领域的发展也必然迅速崛起,期待更多的眼科医师致力于该新兴交叉学科。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