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在肠内喂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耐受,严重者可致吸入性肺炎。实践表明,改变喂养途径,通过鼻肠管实施幽门后喂养,可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诸多专家共识或营养指南推荐不能耐受经鼻胃管喂养,且促动力药物无效,应使用幽门后喂养。
临床置入鼻肠管存在一定难度,置入方法有盲插法、B超引导、手术中完成,护理要求相对严格,但由于管腔较窄,堵管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预防堵管仍是鼻肠管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01
—
案例:
患者男83岁
长期卧床,本科置入鼻肠管后5天带管出院,回家家人照顾,出院第二天电话沟通喂鸡汤后堵塞,拔出鼻肠管可见有肉糜样内容物堵塞。
由此可见,鼻肠管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早预防、早处理,确保管路通畅,营养通畅。
02
—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妥善固定
①使用专用胶布固定,确保患者活动时不受影响,固定胶布出现潮湿、污染等情况需及时更换。
②翻身时避免牵拉、挤压,避免扭曲、打折。
③每次喂药或食物前后均应检查导管位置,确保无脱出。
正确有效的冲管
①三冲洗:喂药前后、喂流质前后、定时4小时冲管。
②方法:用30-5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
③使用小容量注射器(10-20ml)冲管。
④发现堵管,及时用温开水或碳酸饮料反复冲吸。
管饲护理(四度)
①角度:床头抬高大于30°,减少误吸
②温度:恒温输注,调节至室温或37-40℃,因温度控制不当,而导致蛋白质凝固,也易发生堵塞。
③浓度:营养液内避免加入药物,避免发生反应,造成凝块;食物应充分搅碎并稀释;药片要碾碎并溶解。
④速度:逐渐增加输注速度,维持速度大于50ml/h,可减少堵管的发生率。
脉冲式冲管方法采用冲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水流可在导管内形成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小结
留置鼻肠管患者在喂养过程中,如果管道堵塞,会造成营养支持中断,延误治疗。但鼻肠管堵塞与多种因素有关,我们只有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管路通畅,满足营养需求,促进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