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门诊上常有病患询问:「医生,我的眼睛一直有分泌物,怎么办?」这时医生通常会反问病患:「分泌物是黏黏的还是水水的?」很多病患觉得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其实这两种分泌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病症。
若分泌物是水水的,可能是2种情形,一种有可能是鼻泪管堵塞,让眼睛分泌的泪水无法排出,造成「泪眼汪汪」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眼睛会分泌泪水滋润眼睛,多余的泪水会通过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再流入鼻腔,若鼻泪管阻塞,眼泪就会往外流。
改善方案:虽说鼻泪管堵塞多由老化退化、管径萎缩造成,仍可通过泪管冲洗、泪管探通等方式治疗;严重者则可透过手术才可获得改善。
除了鼻泪管堵塞之外,另一种形成眼泪不停分泌的状况是眼睛有疾病,反射性分泌眼泪来润滑或杀菌。这些疾病有可能是:结膜炎、角膜炎、外伤的结膜角膜破皮,或是隐形眼镜戴太久造成的点状角膜炎,甚至于角膜有细菌感染造成的角膜溃疡等。
改善方案:这些疾病会合并出现眼睛灼热、刺痛、雾视、易流泪、有异物感并且怕光等症状,必须尽速前往眼科治疗,经过对原发疾病治疗后症状会改善。
但若分泌物呈现黏黏的感觉,也就是俗称的「流眼油」。我们眼球的表皮层称为「结膜」,结膜是一种黏膜,结膜黏膜会分泌黏液;每天早上起床内眼角会觉得眼睛黏黏的、有眼屎,就是眼球转动时和眼皮摩擦造成的黏液分泌。
如果有干眼症,眨眼使得眼球和眼皮摩擦,就会造成发炎,也就是在眼泪不够的状况下,黏膜会大量分泌滋润眼睛,因此干眼症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流眼油的情形。其他象是PM2.5、空气不佳或花粉,也会造成结膜黏膜组织分泌黏液。
改善方案:若有大量流眼油的状况出现,除了点人工泪液之外,在食物上要多补充,多摄取鱼油和亚麻仁油,以及多吃含维生素A、C、E的蔬菜及水果,为眼睛补充好油。
茶馆掌柜
陳瑩山醫師簡介
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臨床指導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臨床指導教授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教授
台灣交通大學研發顧問
經歷: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
國泰綜合醫院臨床進階教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視網膜專科研究醫師
商業周刊百大良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專長:
飛蚊症、眼底出血糖尿病與高血壓視網膜病變
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雷射
及手術小切口白內障手術
干眼茶馆初心:
医患矛盾是双方交流不畅导致。医生每天几十遍、上百遍地回答患者的医学问题,很累很焦躁;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更痛苦更焦躁。有一点火星,二者势同水火。干眼茶馆的心愿--让患者在见到医生前就了解病痛的浅显知识,减少医患误会,让社会更和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