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泪管阻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泵送混凝土为什么堵管查查这几个原因
TUhjnbcbe - 2022/2/13 3:06:00
北京扁平疣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38.html

↑点击上方“中原混凝土网”
  

原因分析:

①水泥厂是立窑生产,磨机在加石膏时,正是下雨天,石膏料仓未分类存放。二水石膏及半水石膏混杂,雨水多,二水石膏发粘。工人不愿意装二水石膏,就装不粘的硬石膏、半水石膏,造成硬石膏全部代替二水石膏。

②水泥供应较紧,进仓不到6小时就装入散装水泥罐车,散装水泥罐车拉到搅拌站测定还有℃,而且水泥罐车边卸搅拌站边用其搅拌砼,砼出罐温度为67℃。石膏起到控制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及硬化速度的作用。与水泥中石膏的形态和用量有关,不同形态石膏的溶解度不同,会产生与外加剂的不同适应性,减水效果显著改变,有时会引起流动度损失过快甚至异常凝结。

预防措施:

①水泥厂对原材料储存不能混堆,加强水泥磨机配料管理。②水泥混后要按品种比例,掺量分类。③水泥出库温度要控制在80℃以内,混凝土进罐车温度不能高于60℃,防止温度超过60℃产生急凝现象。

例3:骨料级配不良,可泵性差

在一个工地五层楼板C25砼,原配合比碎石粒径~mm连续级配,变为~50px粒径,砂率仍用不变,配料员认为石子粒径变小,用在同等级砼配合比上更畅,未核实材料变化情况,就原配合比直接作为施工配合比,结果造成连续弯管堵塞。

现将两种规格材料碎石分析如下:

从砼形态看,显得砼石子增多,和易性欠佳,流动性变小。后将砂率调为,水泥用量每立方砼比原来提高15kg,可泵性改善,工地连续泵送多方砼未发生过堵塞。

原因分析:

石子粒径变小,表面积增大,孔隙率也随之增大,填充料需要不足,不能克服针片状堆积弯管处形成堵塞,使砼泵送不畅。

预防措施:

泵送砼骨料针片状控制在18%以下,水泥用量(包括掺和料)不能低于kg/m3以下,砼坍落度控制在14~px最为适宜,特别是低标号砼,坍落度超过px易出现离析堵管,坍落度低于px,造成输送不畅而堵塞。配合比一定要根据材料变化调试,不能凭经验代用配合比,造成泵送砼效益和质量的降低。

例4:罐车内积水,泵送砼离析堵管

罐车司机在洗罐时,水不放尽,积留少量水,目的是使罐不残留砼浆。罐体容积大,留多少水是无法掌握的,造成水灰比不准,砼离析,严重影响质量,如某工程浇筑柱C20砼,站内检测砼坍落度px,运到现场强搅后,实测达到20cm,造成竖管弯头堵塞。撤下弯管看,弯头处只见石子堆积,无水泥砂浆,石子卡得很紧。

原因分析:

砼离析,浆与石子分离,浆料先走,石子滞后,石子不断增多,浆料越来越少,无润滑浆料,石子越积越紧,直到卡死,从堵管现象看,有70%都属砼离析。从管卸下来看,是前稀后干,砼无粘稠性,石子不是悬在砼体中,由于重量差异,浆脱离先滑动,石子堵在弯道或卡在接头处,造成堵管。

预防措施:

①砂石搭棚,防止砂石含水率影响W/C;

②清洗罐后,罐车罐体内的水必须倒尽,确认后才能接料;

③用外加剂调凝时,必须掌握量,根据罐内砼量,预算砼水泥用量,坍落度状况,加入原泵送剂立方量的1/5,加入次数不能超过3次,以免外加剂叠加超过倍掺量,使砼异常缓凝。要严禁直接向罐车内加水。

商品砼最大危害就是W/C控制不好,供给客户的砼不达标,造成质量隐患。商品砼W/C不稳定的原因:

(1)砂石含水量变化大;

(2)砂石级配不良,料自然堆积过高,上细下粗,不能保障合理连续级配,最好运料车在料斗仓下装料;

(3)泵送剂质量。特别夏季,泵送剂是一种带有缓凝组分的复合型外加剂,用泵送剂调配流动度,必然将缓凝组分带入砼中,重复调配一次次累加,调配后料未拌均匀,造成部分离析,部分延长凝固时间。搅拌站实验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每车砼出站,应检测可泵性,不符合泵送条件的料不能出站进入泵车。

例5:mm砂颗粒不达标造成反复堵管

机制砂石粉(是指75μm以下粉料),达到%,碎石厂为达到颗粒级配要求,将机制砂进行水冲洗,粉料被水冲走,使细小颗粒mm筛通过后筛余只5%,开始我们不够重视这种状况,砂的平均粒径提高2%,但可泵性没有改善,在同条件下堵管现象增多。通过试验石粉含量高的砂,强度未下降,反而还有提高。

细骨料对砼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骨料大,砼运输管中顺利流动,由于砂浆润滑管壁。粗骨料总是悬浮在灰浆中因而要求细骨料有良好的颗粒级配,水冲洗后μm、μm,直到75μm和筛底的细微颗粒,即mm的细小微粒大部分被除掉,而砂级配变粗,除掉的不是泥土,而是细微粒群,含量过低,润滑管壁浆降低。料在经过弯管时粗骨料由悬在浆中位置变成紧贴管壁的浆后,首先在经过弯头或变管时阻塞,可泵性不佳。可泵性中的mm石粉粒在细骨料中很重要。

通过调整破碎机间隙,破碎的原河卵石经水冲洗后在进破碎机,含泥量用亚甲兰标定是,筛分颗粒余量达到%,堵管现象未再发生。

例6:外加剂PH值影响泵送

砼坍落度在同等级、同外加剂条件下,有时泵送效果差,有时泵送效果好。如某商品住宅楼二层楼板,1号仓3水泥用完,转用2号仓,同一天、同一个部位、同一等级水泥标号、W/C、配合比未变,只是水泥不是同一批进厂,坍落度立即变小,造成泵送困难。

经查水泥C3A基本相同,只是外加剂PH值由偏碱变偏酸,砼温度上升℃,我们分析是高碱性水泥遇上了酸性外加剂,酸碱中和放热反应,使砼放热加速,坍落度损失加快。

所以外加剂进厂要先检测PH值来决定外加剂掺量:①水泥C3A在8以下,按正常推荐量掺。②水泥C3A在8~9就增大~掺量。③水泥C3A高于9以上,就增加%掺量。这使坍落度波动大大减少,在工地调配次数减少。外加剂总量不得超过3%,超过3%以上会出现砼凝结异常。使用标准砂砂浆流动度来控制外加剂进站质量比较符合砼实际,砂浆流动度控制~mm之间,净浆流动度控制在mm以上,可泵性能较好满足要求。

例7:强行输送,造成堵塞

砼泵送过程中,要常观察压力表,压力升高且不稳定,油温升高,输送明显振动等状况表明,泵送困难时,不得强行泵送。

在一个体育馆场地,泵送压力忽高忽低,油压异常升高,输送管每送一次,砼发出“咕咕”颤动,没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仍强行输送,很快在弯管和锥形管处堵塞。这些部位比直管输送难,如果有异常现象,用木锤敲,将这些部位的砼振散,管道可以恢复正常泵送,堵管可以避免的。由于强行泵送,弯管和锥管被堵,造成全线堵塞,致使两个多小时,才恢复泵送。

常见堵塞

①料口堵塞

液压系统工作正常,泵送压力较低,无异常叫声和响动,料斗料位不下降,出口砼排出。

②分配阀出口处堵塞

泵体本身发出振动,伴着异常噪声,反泵时油压表回到最高压力,液压系统动作突然中断,砼返回不到料斗。

③管道内堵塞

油压冲程次数增加,升高,泵机同时振动,而且管道振动较大,反泵时能吸回部分砼,但正泵不能吸入料斗砼。

应对措施:

1、找堵塞点:用铁锤击管道,声音沉闷处和管内有刺耳尖叫声处,即堵塞点。或者从泵机出口处,一节一节查看,应该会有砂浆在压力下滑出,直到压力下没有砂浆滑出来,则堵塞就发生在这两节之间。

2、堵塞排除措施:①料斗堵塞:用反泵措施,使砼逆流使其恢复正常泵送,若大块堵死料口,反泵也无济于事,必须人工排通。②排料口堵塞:可倒入砂浆或流动度大的稀砼~m3,反复进行正反泵操作。如果还不行,只好人工消除堵塞管道。③砼泵送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砼泵和输送管,有利于再次使用,减少摩擦力。

例8:砼泵操作工未按泵送程序,造成“堵塞”

泵送一旦正常泵送后一般不要中途停止。能否连续泵送砼是混凝土泵送法施工的成功关键之一。在某场馆工地,经培训的泵工请假,一个未经培训的泵工接替开泵,砼供应不足,一车送完新的一车未到,停下等料,新料运到,他没有注意泵机压力表变化,就开泵,泵送压力急速上升,砼不但没送出,反而迅速堵塞。
  

原因分析:

停泵后又开泵送时,应使泵机压力表慢慢上升,使泵恢复正常,才继续输送。停泵时间应每隔3~5分钟进行4个行程的正转、反转的反复运行1~2次,砼在管道内离析,离析的砼未在泵内重新柔合恢复砼和易性,再压送砼,在弯管处立即堵塞。
  

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②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首先熟悉砼泵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运转。

③混凝土在管内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泵送混凝土为什么堵管查查这几个原因